登录 | 注册

乡愁建水不只干部规划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6-02 浏览次数:

  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进过程中,建水县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多方参与,围绕“乡编县审、干部领衔、群众主体、技术支撑、逐村推进”要求,聚焦“1541”工作法,力求“规划有目标、推进有办法、实施有成效”。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规划图”照进现实,变成了环境秀美、村居祥和的山水田园乡愁画卷在建水大地铺展开来。

  疫情当下不远游。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在建水县西庄镇泸江烟柳沿线,放眼望去处处都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本地群众与周边游客散落其间的美丽图景,充满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村寨,往日的土房土路早已不见踪影,村村有花园、家家门前有绿化和平整宽阔的村内道路已经成为标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深入人心,让群众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拥有着双龙桥、乡会桥、团山村和百年米轨小火车等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的西庄镇,同时也是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廊道,资源禀赋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西庄镇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中走在了前面。

  镇党委、政府因“村”制宜,量身定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庄规划方案。通过提升老旧古建、设计村落景观、盘活集体土地,同时进一步活化利用好古民居、古路、古桥等文旅资源,乡村风貌实现“民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的华丽蜕变。“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河一风光” 的新时代美丽乡村图景日趋成型。

  如今,一座座农院古迹依然错落有致,房子见新,但院落布局和古朴庄重的气质却始终如一,新建的民宿与老宅风格相得益彰,新铺的青石路面宽阔整洁,休憩的小亭、观景小桥等设施一应俱全,池塘里水鸭追逐嬉戏的景象重现了四方游客记忆中的传统村落风光,到处洋溢着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水乡韵味,让人心里漾起淡淡乡愁。

  西庄镇除了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迹、打造景观供游客观光体验外,“楸野田园”“乡会空间”“新房拾菌”等一批特色民宿、餐饮产业及乡间集市等新业态的出现,让西庄不仅有传统乡愁韵味,也有满足现代人喜好的特色体验点,不断吸引远近游客前来打卡。当下的西庄不仅作为群众安居乐业的乐土而存在,更成为了一个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随着“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临安镇狗街村、南庄镇干塘村、曲江镇大红坡村等兼具美丽、富裕、特色的村庄仿佛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还有岔科镇黑土村、甸尾乡泥冲村等一大批村庄正准备“破土而出”崭露头角。建水全县上下掀起了一场比村庄美不美、比产业强不强、比村民富不富、比生活好不好的乡村发展竞赛热潮。

  在这场“大竞赛 大比武”中,建水县始终把“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颗纽扣,坚持党建引领,各级领导一线指挥调度,80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提出好思路、好办法、好建议,面向群众进行深入宣传、解读、动员,带动5.4万名村民深度参与到规划建设中,协同规划编制单位,全面掌握村民对宅基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等需求,充分把村民的需求反映在规划蓝图中,积极动员和引导村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村庄规划建设工作,让“干部规划行动”不只“干部规划”。

  下一步,建水县将接续书写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后半篇文章,真正汇聚各方合力,编制形成科学规范、群众认可、可操作性强的规划图,绘就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美丽村庄“新画卷”,谱写好生态美、环境美、乡村美的发展曲,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文明和谐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