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德、唐国忠委员:
你们在政协建水县十一届第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县》的第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高质量的产业基础,才能有高质量的农村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中,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建水县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水县柑橘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水县石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水县早熟葡萄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建水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建水县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农业产业重点建设区域实施方案》和《建水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及柑橘、葡萄、石榴、中药材、特色渔业、休闲农业专项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突出发展“三大产业”(水果、蔬菜、畜牧),不断推进“三大园区”(生产、加工、物流)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在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方面
1.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水平发展。我县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整合农开、水务、交通等部门项目和资金,引进社会资本,集中发力,加大水、田、路等基础设施和大棚、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河道治理项目、建水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村强县项目等一批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产业水平的项目,先后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5万余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1万亩;企业和种养大户大面积流转土地进行农田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等,在全县特色水果蓝莓、苹果、柑橘、葡萄种植中,高效节水灌溉到达到90%以上,并建成一批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家公司智能温室示范基地即将建设完工,依托企业建设完成了建水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品种园、采穗圃,保障产业发展;天华山公司、和源公司等企业建有自用种苗基地;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形成了红河佳裕、红森千亩蓝莓园、南庄-岔科万亩葡萄带、南盘江流域万亩柑橘带、和源万亩石榴园、曲江万亩蔬菜、面甸万亩洋葱、甸尾马铃薯、小米辣产业带等一批规模化种植基地,全县规模化养殖场达到598个;全县有四家水产养殖企业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018、2019年续建了和源公司万亩石榴基地、南庄葡萄庄园,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2.围绕重点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标准化发展。围绕特色蔬菜、特色水果、优质水稻、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重点,加快制定地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重点修订完善了《建水脐橙生产技术规程》,与制订发布的《建水无公害小米辣生产技术规程》、《建水酸石榴生产技术规程》、《建水无公害鲜食葡萄生产规程》3个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相配套,形成系统的农产品标准体系;积极配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制定完成了《西南地区 绿色食品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全县已制定蔬菜、水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8项并及时发放给广大种植区农户进行指导生产。开展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在建水县南庄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云南云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红河州提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云南大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园4个。
3.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HACCP、ISO9001认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力度,以有机为引领,绿色为底色,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革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产品55个,面积18.4万亩。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工作。以建水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从源头控制和基础工作抓起,从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入手,通过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着力打造“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农产品出口企业达14家,出口基地备案面积175153亩(其中县内企业7家,出口基地备案面积149708亩;县外企业7家,出口基地备案面积25445亩)。
二、在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方面
1.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产业质量。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基本建设完成,目前未名、坤洋、宏斌、浩野、粒优、天第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并开展生产,温氏集团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已经获集团批复,项目即将落地。通过购机补贴项目、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实施,在我县建成一批用于农产品初加工的冷库,全县蓝莓、柑橘、石榴、葡萄初加工率达到总产量的90%以上;全县以小米辣为主的蔬菜深加工每年达近6万吨;县内有粮食、果蔬、野生菌、奶制品等类为主的即食、腌制、冲泡、干制等农产品加工品种上百种,洪宁、宏斌、普莉姐、天第、蓝天浩野等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销售市场不断拓展。
2.充分发掘乡村农旅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我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潜力较大,全县14个乡镇都有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历史建筑、田园风光和民族风俗。按照南北轴线划分,从北向南有曲江温泉休闲旅游、南庄绵阳冲水库休闲旅游区、和源生态农庄、官厅古镇土司文化区和坡头红河峡谷南沙电站库区;从西向东有西庄团山民居、黄龙禅院、新房、双龙桥、泸江河沿岸田园风光、临安碗窑紫陶工艺展示区、南庄李伍村、西门大板井、广慈湖等自然、人文景区。近年来,我县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工作,积极推进在旅游特色村建设,一是完成了《建水县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建水县西庄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建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积极推进特色旅游村建设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0.2亿元打造西庄镇特色旅游小镇和临安特色旅游小镇,完成古城传统保护与恢复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和双龙桥湿地公园、泸江烟柳景观道、团山景区建设,完善古村落停车场、旅游公厕、古村修缮与保护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旅游环境,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古村落民居建筑群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突出资源特色,发展新型旅游农业。如西庄镇结合资源特点,建成草莓、山梨、酸甜石榴、葡萄和野生菌采摘园等农耕文化体验区,举办中国.建水西庄乡村旅游文化节――“万人摸鱼大赛”、建水县首届“巧媳妇”草编技能竞赛,罗弄村自2016年以来,通过大面积种植油菜花促进当地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积极扶持较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客栈及特色店38家,如双龙食府、滇合生态园、老向农家乐等,逐步提升西庄乡村旅游品质。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吸引优质项目。积极营造旅游招商引资环境,对乡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做好项目对接和申报争取工作。建水西庄紫陶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获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积极向州旅发委上报了碗窑村、狗街村、汤伍村等6个旅游特色村,其中团山村被列入2016年云南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名录,获50万元省级旅游专项资金;汤伍村被纳入红河州旅游特色村建设,获25万元州级旅游专项资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水县乡村旅游成效明显,全县共有旅游特色村10余个(西庄镇新房村、团山村、水打营村、汤伍村、临安镇碗窑村、狗街村、坡头乡黄草坝村等),特色客栈43家,其中星级特色民居客栈2家、农家乐53家,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0个。2015年8月,团山村被列为全国首批2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5年10月,团山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6年10月,建水县西庄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录;2017年1月,西庄镇被列入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11月,建水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18年5月,西庄紫陶特色小镇上榜“中国最美50个特色小镇”,并进入榜单前十;7月,建水县在“2017年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上”斩获两项大奖,其中,建水西庄荣获“年度美丽乡村奖”。
3.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发展。通过优先项目发展、资金奖励等办法,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公司与农户分别占股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将农户与企业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投入到产业发展,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如,红森公司在曲江镇甸鲁坝通过认股的方式,与当地蓝莓种植户共同成立“甸鲁蓝莓合作社”,公司认股60%,农户认股40%,依托红森公司基地、种植技术和市场,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成员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把企业和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截止2018年底,全县共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67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州级农头企业2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295个。
三、在坚持市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方面
1.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云农12316手机APP农业信息平台,省、州、县级农业信息网,为农户提供集农情、技术推广、市场价格、农村就业、政策法规、民生服务、农产品购销等信息和专家技术服务、问题解答服务等。成立建水县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加快推进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县人民政府积极与阿里巴巴合作,扩大电商为农服务。目前,建水县政府和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署了《建水县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合作协议》,正开展建水县电商服务中心选址工作。今年阿里巴巴在我县已开启乡镇、村合作伙伴的招募工作,在县委宣传部和县政府网管中心的支持下,建水门户网站、建水古城微信公众号建立了相关广告链接,报名人数达到500人以上,县工商信局举办了《建水县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暨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合作项目推介会》,会议共有来自全县意向合作者90余人参加,阿里巴巴现已启动确定第一批合作伙伴的程序,后台系统通道已为建水开启,确定韵达快递为建水的物流合作企业,快递业务将向乡镇、村级逐步延伸。电商协会(商会)正按相关程序进行登记注册,成立大会已在积极筹备中,现已储备会员100余人,服务中心办公点选定后服务中心、电商商会双挂牌
经与阿里巴巴滇南片区经理沟通后初步计划,年内实现14个乡镇网点全覆盖,完成建水县菜鸟县仓搭建工作,从3月起,每月进行至少一场针对天猫优品网点站长(村小二)的线下技能培训,每周组织一场线上培训;对建水本地农产品企业及品类进行梳理,并推动符合资质的商家,进入(阿里巴巴—兴农扶贫)频道。
2.加快农产品追溯平台建设。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管理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和农产品检测数据库,使产品质量安全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得到有效监控与监管。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应用,开展技术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已组织11家企业进入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形成追溯二维码,26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力争年底前实现县域内“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获奖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认证主体(企业)中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完成上线运行。二是健全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州要求,制定了《建水县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规模化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监和信用名录档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信用档案目录挂钩。全县共有431家农资经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同时,与辖区内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四、在坚持农品牌强农,切实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方面
1.打造建水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围绕无公害蔬菜、优质葡萄、优质酸石榴、优质脐橙等优势产业,按照“全力打造品牌”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工作机制,重点培育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省名牌农产品,积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开展建水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水早熟葡萄、建水早熟脐橙、建水红薯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工作。打造了“和源”牌果蔬、“天第”牌紫山药粉、“惠历”牌脐橙等系列品牌产品,“建水酸石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进行品牌价值审定,价值2.88亿元;建水酸石榴、建水草芽、建水小米辣、面甸洋葱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登记,“和源”、“宏昌”、“天第”、“美秀福新”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源”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石榴)、云南云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葡萄)、建水县溪邑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柑橘)被授予“2017年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云南云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沃”牌葡萄、红河州提子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帮太”牌葡萄、建水县南庄镇葡萄产销专业合作社“红冉”牌葡萄、建水县红森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梓然”牌柑橘、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源”牌石榴、红河州锦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百籽团圆”牌石榴被授予“2017年云南名优水果”。建水县红森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梓然”脐橙、建水县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美秀福新”小米辣、马铃薯、紫甘薯、红薯被认定为云南名牌农产品。2019年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源”牌石榴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果”。
2.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做好农产品市场营销。连续多次举办葡萄推介会、成功举办全国冬葡萄技术交流暨观摩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葡萄年会,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绿色食品博览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农产品展销展示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与云南“十大名品”评比活动;在外地游客集中的临安酒店建设“红河高原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开展线下线上销售,我县特色农产品、紫陶等进店推介销售,通过展销展示和参与评比活动,进一步打造和树立了我县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建水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水县先后获“中国早熟优质葡萄第一县”、“中国果品之乡”称号。
五、在坚持科技兴农,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方面
1.加快农村人才培养,形成一批高素质、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按照调结构、建支柱、突特色、创品牌、增财源的经济发展思路,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宗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特色、务求实效,将“绿色证书”教育与农函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紧密结合,认真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在岔科、面甸、官厅等乡镇农科、烟草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点多面广等困难,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扎实有效地开展“烟草”、“果树”、“蔬菜”等5个专业共10期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至今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00人。按照省厅下达的任务,及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采取集中理论培训、现场生产实践、外出参观交流、考试考核等方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全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400人(其中2019年培训60人),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既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又为外出务工者增加了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加快脱贫攻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有关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根据省、州关于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文件精神,我县于2015年县、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建水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建政办发〔2015〕70号),各村成立议事小组,发挥议事组成员熟悉当时分田地情况、调解纷争的作用,上下联动有序推进土地确权工作。在南庄镇干龙潭村委会10000亩确权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县14个乡镇的确权工作、测绘监理按程序公开招标,测绘公司、监理公司按要求开展工作,并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按要求多次调整方案并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县共召开土地确权培训395期培训人员8898人次,县、乡镇、村、组参与工作人员累计4552人,发放《云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手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汇编》、《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村土地确权审核公示农户告之书》等宣传资料共计121991份。目前,全县已完成土地确权面积109.59万亩,颁发经营权证书10.99万本,已于8月通过州级验收。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批准我县为国家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县试点之后,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搞好此项工作,级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毛宗晦和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冯林春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县14个乡镇都成立了以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机构。出台了《中共建水县委 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发〔2018〕19号文件、《建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建水县农业局 建水县财政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建水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农发〔2018〕79号)等文件,明确了改革政策导向,为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当前已经过了制定方案阶段、宣传培训阶段、清产核资阶段、成员身份认定阶段、股权设置股份量化和成立新的集体经济组织阶段,进入查缺补漏和档案资料整理阶段。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村组集体家底。据清产核资统计,全县村组集体货币资金总额达5.55亿元、集体资产总额核实数达21.25亿元,集体资源性资产面积为545.97万亩。通过成员身份认定,全县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认定农户132777户,认定成员467599人。完成率为99.82%。 按照改革政策要求,截止2019年8月30日,全县14个乡镇共计成立新集体经济组织1683个,其中: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21个、股份经济合作社47个;经济联合社114个、经济合作社1501个,完成率达98.83%。
针对目前工作实际,将在继续探索和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以及确权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按要求于10月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二是利用土地确权成果,明确权利归属,实行“三权分置”并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探索土地确权成果在土地流转、互换并地、抵押担保、涉农补贴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县、乡两级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平台,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盘活土地资产激活农村金融,利用农村资源,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为乡村振兴等改革发展工作奠定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我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
感谢你们对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水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2019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