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政函〔2019〕31号
谭锦梁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建水县特色果蔬产业发展的建议》的第133号提案,已转交建水县人民政府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县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组进行办理。
一、优化产业布局
近年来,建水县人民政府按照“稳粮烟、扩果蔬、兴林畜、优布局、创品牌、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特色种养业、特色加工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四大产业建园区促进融合,打造产业集聚集群平台,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以南庄、岔科为主的葡萄种植产业带,以面甸、盘江、利民为主的早熟柑橘产业带,以面甸、西庄为主的洋葱、猕猴桃、软籽石榴种植区,以曲江、西庄、岔科为主的果莓、蓝莓基地,以曲江、甸尾为主的马铃薯基地,以曲江、临安为主的冬早蔬菜基地,以普雄、官厅、坡头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西庄、曲江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以及南庄万亩石榴庄园、普雄万亩苹果基地的产业格局。在利民、盘江、南庄、岔科、面甸、西庄、临安、青龙8个乡镇建成7万亩柑橘、7万亩葡萄、2万亩石产值24.2亿元。
二、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建水县人民政府向上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学术和科研单位联系,充分利用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社会资源,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品牌培育服务平台、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为科技产业化提供多方面服务;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科技产业化工作,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科技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积极开展科技产业化的国际交流合作,组织国际科学技术进步与科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讨和科技成果展示活动。对内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种植营销大户。目前,全县已有农业龙头企业67家,其中省级9家、州级20家、县级3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29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82个、专业协会13个;全县完成出口基地备案面积达12.5万亩,惠及农户4万余户。
三、探索建立名优果蔬品牌储备库
建水县人民政府围绕蔬果优势特色农产品,建立了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储备,实施品牌化战略,大力推进产销对接,提高建水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眼重点产业,努力创建世界一流的“绿色食品品牌”,成功打造“和源”牌果蔬、“云沃”牌葡萄、“百籽团圆”牌石榴、“梓然”牌脐橙、“美秀福新”牌马铃薯、“天第”牌紫山药粉等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名特优品牌和“红河九红”农产品区域品牌。
四、整合、培育、开发商标资源
建水县人民政府借助优势资源,在全县整合一批区域农产品品牌,鼓励从业者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重点扶持培育,打造“拳头”产品,推进商标品牌向纵深发展,全县共培育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1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云南省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农产品4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36284亩,绿色产品数7个,绿色产品认证面积9000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建水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第二批省现代产业园创造名单,建水脐橙列入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名单,“和源”牌石榴入选云南省2018年“10大名果”。
五、打造“三品一标”生产基地
目前,全县各乡镇配有农产品化肥农药快速检测设备,定期或不定期对上市产品进行安全质量检测和监控。农业植保、执法及市场监督等有关部门联合对市场化肥、农药经销单位加强监管和督查,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国家明令禁止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确保产品安全、生态。
六、加大市场宣传推介
建水县人民政府为拓宽果蔬销售市场,从多方面加大果蔬市场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与全国一些学会、院校合作,与全国知名专家交流,利用各种博览会、推进会、推介会、交易会、评比会,推介建水果蔬,积极做好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打造建水果蔬公共品牌,力争在全国有名,云南著名,提升产品价值。
感谢你对我县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望在今后工作中对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水县人民政府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