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建水:开发1000余个公益性岗位稳就业促脱贫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06 浏览次数:

  近年来,红河州建水县开发出1000余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尤其是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给精准脱贫注入新鲜活力。

  家住建水县临安镇罗卜甸村委会水草冲村的李琴芳,2012年大学毕业,父亲却不幸患上胃癌,上万元的医疗费让这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四口之家步入了因病致贫的困境。为改变这一状况,李琴芳选择远赴广东打工,希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爸爸妈妈和妹妹撑起一片天。

  2015年,李琴芳回乡结婚后,一直在家陪伴父母,照顾孩子。随着父亲身体渐渐康复,孩子也一天天长大,李琴芳想去找工作的念头愈发强烈。2019年,在建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村入户宣传过程中,她得知临安镇正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随即报了名,被安排到其家乡罗卜甸村委会上班。

  对于现在的工作,李琴芳感叹,虽然忙但感觉很充实。乡村统计员、信息员、宣传员等多个岗位锻炼提升了她的综合能力,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也不错,能够为她解决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李琴芳的经历只是建水县实施就业援助的一个缩影。李琴芳工作的背后,是建水县就业政策的支持: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给予安置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目前按最低工资标准为1350元/月给予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按单位缴纳的部分给予补贴。据了解,建水在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专项服务活动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98人;安置城镇公益性岗位1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人;共给予岗位补贴73.3万元,社会保险补贴6.8万元,实现了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

  当前,建水县各乡镇、各村社正积极开发就业扶贫工作信息员、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特别是“三无”人员(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中的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

  “现在建水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55人,目前在岗168人,已支付资金120.6万元。今年再计划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20人,在岗人数将达到888人,补贴资金累计达到370.6万元。” 建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主任白家宏介绍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更好地推进建水县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全县贫困户变“输血式”脱贫为“造血式”脱贫,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原则,以就业扶贫为抓手,积极鼓励各用人单位、各乡镇(村社)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就业扶贫专岗,自行设置具体服务岗位,大力解决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开发,还促使建水县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整治,河道得到长效管理,社会治安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互促。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陶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