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坡头乡按照“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自身气候优势和野生中药材种苗自然而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完善管网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兴业,大力发展中草药特色产业种植,进一步增强全乡经济支撑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现在正值寒冬腊月,对于农民来说本该是农闲的季节,但在坡头村委会流转的90余亩地里,记者却看到了新建遮阳棚的繁忙景象。来自曲靖的重楼种植大户顾发正,正忙着和工人们一起搭建大棚,并不时地给予工人们耐心指导,希望大棚能早日建成,把重楼种进去。顾发正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就有来这里发展重楼种植的念头,但由于水电路都不通,所以一直不敢来。今年,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兴建管网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坡头村党总支书记王云波说,水电路的开通,为农业发展带来了便利。以前,这些地只能种植玉米,一亩地大概收入四五百块钱。现在,成片的土地流转出去以后,收入翻了二三番,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农户收入。
目前、坡头、渣蜡两个村委会共流转土地90余亩,全乡共投资528万元修建管网基础设施,水通、路通、电通,农户的心也跟着通了。下一步,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地把能流转的土地都流转出去,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种植户顾发正介绍,他打算把重楼种植面积扩大到100多亩,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群众把土地流转出去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可以到基地打工挣钱,实现“双收入”。


钮新阳是附近的村民,在基地上已经干了十来天。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门口的活计,很方便。每天工作八小时,男女工一天有八九十块的工资,下班时领着钱就回家了,村民们都很乐意来干。
据了解,坡头乡目前共种植特色中药材(滇黄精、重楼、小白芨等)2万亩、甜菜500亩。其中,坡头村委会余初村全村131户,有125户种植滇黄精,面积达82亩,是全乡“中草药”种植示范村。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坡头乡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2020年至2022年滇黄精、甜菜新植连片50亩以上的实行每亩一次性补助400元。如今,坡头乡的特色中草药种植已成为的当地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