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水县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水果、蔬菜、规模养殖三大产业,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牌”打造,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打牢基础。建水洋葱作为建水的一项传统蔬菜产业,获得了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建水特产。
进入2月中旬,建水面甸的洋葱就进入了采收期。洋葱地里,村民们正忙着把挖出来的洋葱除土、去叶、分练、过称、装袋。路旁,码放整齐的一堆堆洋葱随处可见,农户正把打包的洋葱运送到货车上,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建水县种植洋葱已有40多年历史,其中90%的洋葱产自面甸镇。作为建水洋葱的主产区,面甸镇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本地红葱,种植面积3万余亩,年产量达11万余吨,成为建水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面甸洋葱采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确保建水洋葱品质经得起考验,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家种植的13亩洋葱,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统一进行施肥、打药,洋葱成熟后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收购,很方便。
在强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的同时,县镇两级加强对洋葱农药农残常态化质检。洋葱采收时节,县农科局都会把洋葱样品送州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抽样检测。在建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面甸镇检测室,检测员切取洋葱,正按照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流程对样品进行农残检测。
我们主要是对当季的蔬菜进行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每个月会抽取30个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完的数据会及时报给县农环站, 没有当季蔬菜时,会到农贸市场抽取农户售卖的一部分蔬菜进行检测。
作为全县冬春蔬菜中的拳头产品,近年来,建水洋葱的种植规模和品质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进一步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较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效应”。建水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孔令祥介绍,建水洋葱已经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科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农药化肥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加大农残检测和抽检力度,确保建水洋葱产品质量安全。
建水洋葱只是助推建水“绿色食品牌”打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建水以加快产业培植、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柑橘、葡萄、石榴”为重点的特色水果产业和冬早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建水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一二三行动”,“提质发展葡萄产业,稳步发展石榴产业,壮大发展蓝莓产业,有序发展柑橘产业”,高质量打造高原水生蔬菜基地,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同时鼓励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好“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创建“一县一业”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抓有机,创品牌,抓基地,育龙头,建平台,解难题,抓项目等措施,全力打好“绿色食品牌”,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新体系。
责编:李红芬
记者:喻丽荣 李佶松
实习编辑:何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