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3381
-
发布机构建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
文号建发改函〔2022〕1号
-
发布日期2022-12-06
-
时效性有效
建水县发展和改革局对政协建水县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36号提案的答复
李鑫委员:
您在政协建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建水临安古城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第136号提案,已转交县发展改革局牵头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临安古城特色小镇规划范围3.19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1.03平方公里,于2017年6月入选全省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并启动建设,2019年9月获省政府“云南省特色小镇”命名。小镇依托“千年临安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致力于打造独具滇南地方特色和浓郁边地文化气息的文旅小镇、世界文化遗产地、国际旅游目的地。
临安古城特色小镇商业街区已建成的有临安路、翰林街、市井文化街、建水古城小火车站、小桂湖法式风情街。建水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名列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该街区全长1500米,东起迎晖门,西至清远门,于2020年1月21日设置为步行街。
目前正在实施朱家花园·三堂几巷,主要涵盖餐饮、农贸市集、酒店民宿、精品零售、咖啡水吧、酒吧、烧烤夜市、文创中心及旅游配套等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临安府署·府衙里主要涵盖小吃饮品、小商品零售、本地特色产品、文创旅游产品、民俗茶艺、民宿陶艺等民俗特色商品。这两项业态建成后,能够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丰富消费体验,将进一步夯实凝聚人气、发展实体经济的产业基础;同时,将与西庄紫陶特色小镇紫陶街、紫陶里两个商业街区形成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同步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建水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6月通过招标与云南腾云公司合作签订《建水临安古城数字化建设项目合同》,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临安古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游客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该项目预计投资1700万元,通过智慧化项目,一是搭建数据聚合平台、集成与综合管理平台,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实现景区旅游各类信息数据集中部署与处理存储,建立并完善标准、规范、全面、准确的景区旅游核心数据库,探索疫情常态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同时作为集展示系统、指挥系统、业务联动系统、监测系统于一身,依托于可视化展示平台,并对游客或者周边居民意见反馈形成工单处置系统,上报意见统一存放意见建议箱进行统一管理和回复。通过信息服务支撑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游云南基础完善提升,进行小镇锦囊小程序、资源点位收集与呈现、热力图、智慧酒店、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的完善提升;三是利用智慧旅游综合服务,搭建“嗨游建水”(暂定名)微信小程序,利用小程序搭建集“吃住行游娱购”的线上销售平台,便利游客线上消费,促进建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动“刷脸就行”工程,鼓励推动一批基础较好的旅游经营企业,在景区、酒店、餐饮、零售、演出、活动六个行业领域探索“刷脸就行”旅游新方式。对用户建立大会员系统,以全局通用的会员积分体系、优惠券体系对应的消费规则,提升用户消费分享积极性,成为我省标志性智慧旅游场景;四是利用智慧灯杆及终端后台在临安古城形成信息统一发布系统;利用区域设备配置信息展示终端可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统一发布与展示;利用摄像头获取游客短视频片段植入vlog模板,快速编辑形成游客自己的旅游精彩vlog,形成当前旅游新玩法,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感;五是指挥中心大屏内容建设,利用数字孪生全要素场景技术,以3D建模技术呈现建水临安古城实时感知数据、运行历史数据,赋能临安古城管理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等,全面助力建水临安古城智慧化建设。2021年,建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利用古城内老院落打造福东寺、崇正社区2个庭院式剧场和城市书房。福东寺庭院剧场“问道临安”已于去年7月底上演;崇正书院剧场已完成城市书房书籍摆放。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临安古城特色小镇业态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好文物资源,把闲置的老屋院落植入非遗文化,通过体验互动等方式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古城业态,增加游客体验。
感谢您对县发展改革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建水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6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韦成林,139087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