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教育体育信息公开
  • 索引号
    jsxjytyj/2025-00012
  • 发布机构
    建水县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11-16
  • 时效性
    有效

建水县2018年(第六届)优秀微型课题评选活动顺利结束

  2018年11月2日至9日,建水县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举行“建水县2018年(第六届)优秀微型课题评选活动”。2018年我县共立项微型课题602项,结题586项,各学校推荐参与第六届优秀微型课题评比的课题共61项,其中中学21项,小学30项,幼儿园10项。

 

1

  本次评审委员会的主任由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龙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建民中学的白雪梅副校长和临安镇中心学校的马艳书记担任,县教育局李彬副局长参与督促和指导。评审活动通过对专家培训、专家组审阅课题相关资料、个人自行分项评审、专家集体合议评审,专家组合议形成综合性意见,并对本次评审活动进行总结的程序进行。各位专家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认真查阅资料、评审、合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0项,占评审课题总数的16.39%;二等奖24项占评审课题总数的39.34%;三等奖26项,占评审课题总数的42.62%。不予认定1项占1.64%。

  本届微型课题具有以下特点:

  1.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科教学以及课题研究实际,问题即课题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有较强实效性。选题适合,开口较小。

  2.课题实施计划路线清晰;步骤完整,可操作性强;过程扎实有效,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有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3.研究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资料客观、真实,记录形式多样,有利于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提升。

  4.结题报告能反映研究的过程,能总结、概括出研究的成绩和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课题开口较大,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不够具体、明确;研究内容指向不够集中;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真实反映和落实。

  2.部分课题的支撑材料不够完整,少数课题无过程资料或过程资料简单。

  3.结题报告的撰写不够规范,缺乏重点、亮点的提炼归纳。课题研究借鉴运用的成果多,自己探索创新的成果少。

  对课题的建议:

  1.建议教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借鉴同类研究课题的同时,注意自己的实践研究和创新,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2.加强研究过程管理,充实完善和规范过程资料。注意结题报告撰写的规范性以及研究成果的提炼,使之具有操作性,凸显研究价值。

  3.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让研究成果更好地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微型课题研究的努力方向:

  1.明确研究重心。

  教师要把研究重心转入到课堂教学的问题上来,具体落实在校本研训的四个“三课”主题系列研究工作中,即一是提升备课质量的三课(“备课、看课、议课”)的研究,二是提升课堂质量的三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研究,三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三课(课程、课堂、课题)的研究。四是提升技能质量的三课(过关课、研究课、示范课)的研究。

  2.细化研究内容。

  学校要积极开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系列研究活动,将学科核心素养再分解、再细化、再研究,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和教科室的引领作用,发挥学校骨干力量深入学习和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观察和教学竞赛等,将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具体问题列为学校和教师的课题,把解决教师自己的教学问题作为研究的目的,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反思,以助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3.强化研究管理。

  各学校要将落实四个“三课”主题研究系列工作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系列研究活动作为各校校本研训的核心内容,加强管理,强化考评,不断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我们要将微型课题研究作为提高教师和带动我县教育教学的抓手,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以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