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9-192819-000
-
发布机构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11-22
-
时效性有效
贫困退出“696”标准
贫困人口退出标准(六条)
一、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一)考核指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达到不愁吃不愁穿。
(二)评分参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贫困家庭人口数。指农村贫困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水平。式中,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按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二、有安全稳固住房
(一)考核指标:住房能遮风避雨,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基本安全,评定为C、D级危房的视为住房保障不达标。
(二)评分参考:A类: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没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标准要点为:(1)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2)墙体:承重墙体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交处无松动、脱闪现象。非承重墙体可有轻微裂痕;(3)梁、柱: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节点无破损,无裂缝;(4)楼、屋盖:盖板无明显裂缝和变形,板与墙、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B类: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标准要点为:(1)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2)墙体:承重墙体基本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交处无松动、脱闪现象;(3)梁、柱:有轻微裂缝;节点无破损、无裂缝;(4)楼、屋盖:盖板有轻微裂缝,但无明显变形;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屋架无倾斜,屋架与柱连接处无明显位移;(5)次要构件:抹灰层等饰面层可有裂缝或局部散落;个别构件处于危险状态。C类: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标准要点为:(1)地基基础:尚保持稳定,基础出现少量损坏;(2)墙体:承重墙多数轻微裂缝,部分明显位移和闪歪;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开裂;墙体转交处有明显松动、脱闪现象;(3)梁、柱:出现裂缝,但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个别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4)楼、屋盖:盖板明显开裂;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D类: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屋面整体出现险情。标准要点为:(1)地基基础:基本失去稳定,出现局部和整体坍塌;(2)墙体:承重墙明显闪歪、碎裂和倒塌;墙体转交处普遍松动和开裂;非承重墙局部倒塌和严重开裂;(3)梁、柱:普遍开裂;节点破坏严重;梁柱有明显变形和位移;部分柱基座滑移严重,有歪闪和局部倒塌;(4)楼、屋盖:盖板普遍开裂,且部分严重开裂;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严重裂缝,部分层面板塌落;层架歪闪,部分层盖塌落。
三、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
(一)考核指标:原则上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初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
(二)评分参考: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初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国家采取补助及社会救助,高中毕业后不因贫困影响继续接受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
四、基本医疗有保障
(一)考核指标: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参加大病统筹。
(二)评分参考:基本医疗有保障:指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五、社会养老有保障
(一)考核指标: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二)评分参考:社会养老有保障:指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百分之百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百分之百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且稳步提高补助标准。
六、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
(一)考核指标: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生态扶持和低保兜底等一个以上资金项目帮扶。
(二)评分参考: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指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生态扶持和低保兜底等一个以上资金项目帮扶。
贫困行政村退出标准(九条)
一、贫困发生率
(一)考核指标: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
(二)评分参考:贫困发生率:反映本村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指某村贫困人口数与该村乡村人口数的比率。贫困发生率=(贫困村贫困人口数÷贫困村乡村人口数)×100%。乡村人口数指户籍在乡以及镇、街道的村委员会的人口。贫困发生率换算人口基数为2013年末该村乡村人口数 5年不变,作为村级贫困发生率测算统一分母口径。
二、道路硬化到村
(一)考核指标: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且危险路段有防护措施。
(二)评分参考:道路硬化到村:道路硬化到村是指县城、乡(镇)到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硬化道路特指沥青路、水泥路、整齐块体路(含弹石路)。“十二五”前期的建制村通畅工程,因补助标准较低,弹石路也算是硬化路。
三、贫困村通动力电
(一)考核指标:贫困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
(二)评分参考:贫困村通动力电:指贫困行政村所辖自然村有一户已通380V三相动力电,或为该自然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具备通380V三相动力电能力,可在业扩报装的正常响应时限内为该村提出申请的用户通380V三相动力电,可判定为该自然村已通动力电。
四、贫困村通广播电视
(一)考核指标:贫困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
(二)评分参考:贫困村通广播电视:指有线、无线、卫星三种广播电视覆盖方式,至少有一种通到行政村所辖自然村。
五、贫困村通网络宽带
(一)考核指标: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
(二)评分参考:贫困村通网络宽带:指光纤网络覆盖到建档立卡贫困村行政村及行政村所在学校和卫生室。
六、农村饮水有保障
(一)考核指标: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有保障,人力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
(二)评分参考:每天人均可获得水量20升以上且人力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
七、卫生室建设
(一)考核指标:以县为单位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建有标准化农村卫生室,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二)评分参考: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标准化村卫生室参照卫生部门相关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在6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医疗设备齐全,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八、公共活动场所
(一)考核指标:行政村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
(二)评分参考:有公共活动场所:建档立卡贫困村行政村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室,有球场或其他体育活动设施,有农村书屋,党员10人以上或2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上。
九、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
(一)考核指标: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评分参考贫: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建档立卡贫困村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贫困乡退出标准(6条)
一、贫困发生率
(一)考核指标: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降3%以下。
(二)评分参考:贫困发生率:反映本乡(镇)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指某村贫困人口数与该乡(镇)乡村人口数的比率。贫困发生率=(贫困乡(镇)贫困人口数÷贫困乡(镇)乡村人口数)×100%。乡村人口数指户籍在乡(镇)的人口。贫困发生率换算人口基数为2013年末该乡(镇)乡村人口数 5年不变,作为乡(镇)级贫困发生率测算统一分母口径。
二、达“四通一保障”目标,即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饮水有保障
考核指标:通路,即县城到乡(镇)通双车道硬化道路,乡(镇)所辖行政村通砼(弹石)路、自然村通机动车路;通电,即乡(镇)有35KV变电站及其所辖行政村通10千伏动力电、自然村通三项动力电;通广播电视,即乡(镇)所辖自然村至少有一种广播电视覆盖方式,覆盖率达99%(含99%)以上;通网络宽带,即所辖行政村及其所在地学校、医院光纤网络全覆盖;全乡(镇)饮水有保障,即通自来水或饮水水源有保障,且每人日均可获得用水量达到水利部门认定标准。
三、贫困村退出
考核指标:到2019年,全乡镇的贫困村全部退出。2018年以前退出的贫困乡(镇)当年贫困村退出比例达到90%以上。
四、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精准到户
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带动、人畜饮水、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低保兜底等项目、资金至少有一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持,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百分之百覆盖。
五、卫生院建设
建有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按每千常住人口不少于1.2张配置床位;按每千常住人口不少于2人的标准配备医务人员。
六、控辍保学
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