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文旅局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9-182413-880
  • 发布机构
    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5-23
  • 时效性
    有效

建水县多项举措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建水县紧扣“双向融入,文旅融合,三产共抓,两城共建”工作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管理,优化环境,完善服务,通过多项举措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推动全县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47.09万人次,同比增长23.81%;实现旅游收入105.98亿元,同比增长45.75%。今年1月—4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5.72万人次,同比增长24.77%;实现旅游总收入51.73亿元,同比增长32.72% 。今年5月,建水县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请认定名单。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提质增效。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建水县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研究、部署、决定、监督、指导和考核等工作。制定下发《建水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明确提出实施“6+1+1”项目(旅游“吃住行游购娱”6要素+游客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推动全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以创临安古城申遗、创临安古城5A级景区、创美丽县城、创特色小镇、创旅游标准化的“五创联动”模式全力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成立全域旅游综合事务服务中心、全域旅游志愿者服务队、旅游警察大队,组建旅游巡回审判点、旅游市场监管所,设立旅游综合监管调度指挥中心,聘任40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乡镇设立16个旅游警察中队、12个旅游市场监管所,建立旅游监管履职监察机制,构建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格局。依托建水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提供纪律保障试点,明确“三明确、五到位、三严格、五推进”的“3535”工作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出成效。

  以完善规划体系推动提质增效。确定了建水县“以古为基、以文为魂、以陶为器、以旅为业、以绿为道”的“发展五原则”以及“保护古城、发展新区,古城古典化、新区特色化”的城市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建水临安古城“千年儒雅·墨香古城”以及建水西庄紫陶小镇“五彩紫陶之都·修身养性之地”等规划定位,先后编制了《建水国际旅游目的地体系规划》《建水临安古城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建水临安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建水临安古城景观资源评价报告》《建水县全域旅游规划》《建水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等旅游规划,并与整体规划有机融合,做到多规合一。

  以强化项目建设推动提质增效。按照“文旅融合”“两城共建”工作思路,高标准推进临安古城、紫陶小镇和美丽县城建设。一是做靓临安古城。启动项目23个,累计完成投资14.31亿元。朱家花园后花园、临安府衙建成开放;“十大院落”投入运营;南城门游客服务中心建成使用;31条历史街区完成投资2292.4万元。二是做精紫陶小镇。启动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13.88亿元。五龙湖森林公园建成开放;五星级紫陶主题酒店完成选址,正在做规划设计。启动“泸江烟柳”景观带整体规划。三是做特美丽县城。在全省率先出台《建水县创建“美丽县城”实施意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9年正在实施和具备开工条件项目33个,年内预计完成投资15.2亿元。四是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5座旅游厕所建设。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主体工程完成;建成南城门游客服务中心。火车站、汽车站、服务区设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点),各景区景点游客咨询服务点全覆盖。完成37块旅游指引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在城市公交站台安装40块全域旅游导览图;在重要交通节点、部位安装8块全域旅游全景图。

  以完善要素配套推动提质增效。一是吃的要素。建水餐饮服务单位注册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全县有餐饮服务单位2692户,其中社会餐饮服务单位2390户,学校食堂27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32家。二是住的要素。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客栈市场的快速增长。目前,全县宾馆酒店、客栈等住宿设施362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星级特色民居客栈2家、特色客栈20家、度假型酒店6家,房间9375间,床位20115张,从业人数达2129人。三是行的要素。昆明至建水动车开通,建水至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绕城高速公路完成可研,实现外联高速干道、乡镇柏油路、行政村硬化通达率100%;投放哈罗单车4000辆、共享汽车80辆。四是游的要素。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旅行社8家、旅游服务网点26家、星级导游56名、旅游汽车公司1家。不断推进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五是购的要素。建水旅游商品主要有建水紫陶及酸石榴、红薯、葡萄、草芽、豆腐、狮子糕、燕窝酥等各类土特产。建水紫陶产业2018年注册商户1266户,从业人数27800人,总产值24.15亿元,同比增长40%。六是娱的要素。建水县娱的项目主要是建水小调,今年1—4月收入62.62万元,同比增加21%。此外,各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开展特色娱乐性节日,如朱家花园“开福门迎宾仪式”、文庙“儒家三礼”、燕子洞开展徒手攀岩表演等,丰富游客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以扩大品牌营销推动提质增效。一是注重全域旅游品牌营销,《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十二道锋味》《爸爸去哪儿》等电视栏目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全球体验官相继走进建水,扩大了建水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二是通过各类网站、媒体及建水旅游官网、微信、微博等宣传推介建水旅游资源,建水旅游新浪官方微博荣登云南十大旅游局微博排行榜。三是举办孔子文化节、紫陶艺术大赛等各类节庆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商洽会(南博会)、上海民博会、中国国际旅交会、中越(河口)边交会等国内外活动开展营销宣传。四是借助“中国旅游日”,咨询服务点,广告布设,旅游推广、旅游文化摄影大赛、设计大赛、门票优惠活动等进行宣传促销。五是编辑发行《建水密码》、《建水18怪》、《建水旅游主题游》等书籍、折页、明信片,开展平面媒体营销。六是通过“全景建水旅游”智旅平台、建水旅游VR宣传片等进行新媒体宣传营销。

  以维护市场秩序推动提质增效。一是加强旅游企业督导。加强对全县景区、星级酒店、星级客栈、旅行社的检查与服务指导,督促其宣传、贯彻和实施好各类旅游服务标准。二是加强文化旅游市场整治。2016年以来,累计执法检查300余次,答复各类旅游咨询1000余条,处理旅游纠纷14起,旅游投诉解决率、游客满意率均为100%;执法检查县城区、14个乡镇120家营业场所。三是实施旅游安全工程。主要景区配备安保人员,醒目位置设立景区公示牌,设立旅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安全教育和防范制度,三年来内无旅游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