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9-185415-555
-
发布机构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7-14
-
时效性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 我分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公示期为:2023年 7月14日至7月20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73-7626081、7626696(建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受理窗口)
通讯地址:建水县建水大道647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4楼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
邮编:654399
项目名称 |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万寿菊颗粒加工厂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盘江乡苏租村委会 |
建设单位 |
云南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洵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
云南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成立于2022年1月20日,建设单位拟投资5000万在建水县盘江乡苏租村委会建设“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万寿菊颗粒加工厂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租用建水县盘江乡苏租村委会土地建设,总占地面积6999.8m2,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该地块原为建水县振兴矿业有限公司建设的铅锌矿选厂,已废弃十多年。项目已于2022年3月24日取得建水县发展和改革局核发的《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203-532524-04-01-139320)。主要新建万寿菊颗粒加工厂一座,建设生产厂房、收花池、办公楼、污水处理站等,建成后年产5000t万寿菊颗粒。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环境空气影响 根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1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相关数据及监测数据,判定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本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热风炉燃烧废气、烘干废气、粉碎废气、制粒冷却筛分废气、生产及污水处理系统恶臭、物料及废水运输恶臭和食堂油烟等。 热风炉废气经管道负压收集进入1个水膜喷淋吸收塔(采用两级喷淋+一层除雾)处理后由1根不低于8m高排气筒(DA001)排放,排气筒配套监测平台、监测孔。有组织颗粒物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04t/a、0.01kg/h、0.9mg/m3,SO2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6.03t/a、1.26kg/h、145mg/m3,NOx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3.21t/a、0.67kg/h、77mg/m3,NOx、SO2和颗粒物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新建燃油锅炉标准限值(即NOx浓度≤250mg/m3、SO2浓度≤200mg/m3、颗粒物浓度≤30mg/m3);非甲烷总烃排放量、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为0.37t/a、0.08kg/h、9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限值(即非甲烷总烃浓度≤120mg/m3、排放速率≤1.4kg/h),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烘干尾气经管道负压收集进入1台旋风分离器+1个水膜喷淋吸收塔(采用两级喷淋+一层除雾,喷淋过程添加生物除臭剂除臭)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排气筒配套监测平台、监测孔。有组织颗粒物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78t/a、0.16kg/h、5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限值(即颗粒物浓度≤120mg/m3、速率≤3.5kg/h)。有组织硫化氢排放量、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为0.17t/a、0.04kg/h、1mg/m3,氨排放量、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为0.3t/a、0.06kg/h、2mg/m3,臭气浓度1800标准值(无量纲)。均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表1中二级新改扩建标准限值(有组织氨排放量4.9kg/h、硫化氢0.33kg/h、臭气浓度2000无量纲)。 粉碎过程全封闭,颗粒物经管道负压收集进入1台旋风分离器+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排气筒配套监测平台、监测孔。有组织颗粒物(PM10)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04t/a、0.008kg/h、1.2mg/m3,其中PM2.5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02t/a、0.004kg/h、0.6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限值(即颗粒物浓度≤120mg/m3、速率≤3.5kg/h),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制粒、冷却及筛分过程全封闭,物料经封闭式管道进行输送,颗粒物均从振动筛出口排出经管道负压收集进入1台旋风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排气筒配套监测平台、监测孔。有组织颗粒物(PM10)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04t/a、0.008kg/h、2.7mg/m3,其中PM2.5排放量、排放速率、排放浓度为0.02t/a、0.004kg/h、1.3mg/m3,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限值(即颗粒物浓度≤120mg/m3、速率≤3.5kg/h),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非正常排放浓度较正常排放大,非正常排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为避免废气污染对厂内员工、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建设单位日常运行期间应对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水膜喷淋吸收塔等进行维护和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若发生非正常排放,立即停产检修或及时更换除尘设备,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 项目无组织废气采取生产厂房封闭;厂区收花池设置彩钢瓦顶棚,收花点收花池为露天式,收花点及厂区的收花池上方均采用防水膜进行覆盖,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化粪池、废水收集池及污水处理站等加盖密封,花泥堆场封闭,并在周边进行绿化,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生活垃圾桶加盖密封,垃圾及时清运出厂等措施。收花点青贮花运输车辆采取篷布遮盖和堵漏,并喷洒生物除臭剂;收花点废水采用密闭罐车清运,清运过程须杜绝废水洒漏。收花点四周开阔,距离居民点均较远,采取措施后收花点恶臭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不纳入本项目废气总量核算和分析。项目厂区无组织氨排放量和排放速率为0.46t/a、0.1kg/h;无组织硫化氢排放量和排放速率为0.137t/a、0.03kg/h;项目油烟排放量很小,经抽油烟机收集后高于屋顶排放。项目厂界外延500m的大气评价范围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横路村区,项目建成后无组织排放废气量较小,排放废气经大气稀释扩散后对敏感点影响较小。 (2)废水环境影响 1)水质达标可行性 根据上文分析,本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地作物标准。 2)废水量消纳及运输可行性 项目区域未建设污水管网,本项目废水处理达标后由周边农户用于灌溉。本项目处理达标后污水储存于清水池内,采用罐车运输至旱地灌溉。建设单位已和周边农户签订废水接收协议,农户共有耕地180亩(12hm2),其中30亩(2hm2)用于种植万寿菊,其余150亩(10hm2)种植柑橘。根据《云南省地方标准 用水定额》(DB53/T168-2019),本项目区属于滇中区I区(I-3区),参照平水年(50%保证率)旱作(花卉)灌溉用水量为4800m3/hm2、柑橘灌溉用水量为2925m3/hm2,即万寿菊用水可消耗9600m3/a、柑橘灌溉用水可消耗29250m3/a,总计灌溉用水量为38850m3/a。本项目废水量36431.05m3/a,项目废水可全部利用完,废水全部用于灌溉具有可行性。 项目综合污水日最大产生量为雨天187.09m3/d,每张罐车容积为10m3,需要7张罐车每天清运3次,罐车清运事项外包。运营期间需对运输时间、运输水量、交接人等做好台帐记录,并签署转移联单。每天记录的污水总量,杜绝非法排污。项目污水罐密闭,污水运输路线(运输路线详见附图)尽量避免居民区,且项目周边居住区很少,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 3)废水养分消纳及土地承载力可行性 ①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 本项目废水灌溉旱地30亩(2hm2)种植万寿菊,万寿菊亩产量约3500kg,总产量为105t;150亩(10hm2)种植柑橘,柑橘产量22.5t/hm2,总产量为225t。参照《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柑橘形成100kg产量需要吸收氮0.6kg、磷0.11kg,万寿菊(参考油料)形成100kg产量需要吸收氮7.19kg、磷0.887kg,则接收本项目废水的旱地总需氮量为0.6*225*1000/100+7.19*105*1000/100=8899.5kg,需磷量为0.11*225*1000/100+0.887*105*1000/100=1178.85kg。 ②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 根据不同土壤肥力下,区域内植物氮(磷)总养分需求量中需要施肥的比例、粪肥占施肥比例和粪肥当季利用效率测算,计算方法为: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区域植物养分需求量×施肥供给养分占比×粪肥占施肥比例)/粪肥当季利用率 参数取值: 施肥供给养分占比参考《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附表2,取中间值45%;粪肥占施肥比例,按100%计算;粪肥当季利用率,氮、磷均按30%。 则计算结果为:区域植物粪肥养分需氮量13329.25kg、需磷量1768.275kg。 项目废水产生量合计为 36431.05m3/a,废水中氮、磷的量分别为20kg、230kg。分别占区域植物粪肥需求量的比例为 0.1%、13%,可见,项目产生的废水全部用于耕地植物施肥,完全可以消纳,且不会导致植物施肥过量的问题,不会超出土地承载力。 (4)非正常情况影响 本项目废水非正常情况是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项目废水产生浓度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旱地作物标准对照可知,COD、BOD5、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均超过标准限值要求,若发生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导致灌溉的万寿菊和柑橘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且会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首选进入容积为1300m3的清水池储存,再逐步运输至旱地进行灌溉,该清水池可以容纳7天的储存时间。同时项目设置1个容积为200m3的事故水池,在发生污水处理站不能正常运转时作为临时储存,待污水处理站恢复正常后再逐步导入进行处理。考虑到本项目非化工项目和石化企业项目,事故池容积设置参考《味精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30-2013)等规范中提出的“应能接纳最大一次事故排放的废水总量”。本项目最大一次事故水量为雨天187.09m3/d,设置200m3的事故池容积可满足事故废水接纳要求,可以确保在非正常情况下,废水不外排。综上,本项目废水处理达标后用于葡萄地灌溉,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3)声环境影响 根据预测可知,项目预测网格最大贡献值和厂界最大贡献值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限值要求。且项目周边50m范围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为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需采取以下措施: 1)尽量选用噪声值较低、环保型加工设备;对设备安装基础减震设施,合理布局设备,因震动而产生的噪声源,增加避震橡胶垫。 2)合理布置产噪设备,高噪声设备布置尽量远离厂界。厂房采取隔音材料。 3)加强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定时加注润滑油,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4)加强作业管理,减少非正常噪声,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产生固废主要有花泥、除尘灰、不合格产品、废包装材料、生活垃圾、食堂隔油池废油、食堂泔水、废矿物油、循环水箱沉淀污泥和污水处理污泥。 花泥定期清掏后,返回烘干工序重复利用;除尘灰和不合格产品可直接回用于制粒工序进行制粒;污水处理污泥和循环水箱沉淀污泥可外售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有机肥;废包装材料暂存于厂房,定期外售给废品收购站;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食堂泔水、食堂隔油池废油脂按照住建部门相关要求进行清运处置。废矿物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之后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1)项目区内设置1个占地面积91.4m2的花泥收集场(封闭式),水泥硬化。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均能得到合理有效的收集、存储和处置,其全过程不对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本项目拟设置的1个5m2的危险废物暂存间。针对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及管理等,本环评建议按2023年7月1日起实施的《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影响小。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
|
||||||
拟审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