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环境违法行政处罚
  • 索引号
    jszsthjjjsfj/2024-0003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9-08
  • 时效性
    有效

建水县人民政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环办环监〔2017〕94号)、《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云环通〔2018〕2号)、《红河州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红河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红环发〔2018〕7号)要求,建水县认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概况 

  建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跃进—青云水库。两座水库通过跃进高沟相连,为并连水库,跃进水库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甸尾乡高楼寨村委会,距县城28公里,青云水库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3公里。青云水库为城市供水取水点,设计供水能力2.5万吨/日。 

  2003年,建水县人民政府批准跃进—青云水库为建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008年6月,《建水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2009年12月,经建水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审议通过;2010年3月26日,建水县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建水县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议案》并印发;2012年12月31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全州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红政复〔2012〕202号)批准建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保护区区划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14.35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面积46.35平方千米,准保护区面积139.7平方千米。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落实情况 

  (一)提高应急能力 

  2012年10月,县人民政府颁布了《建水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完善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等,细化各部门在处理突发环境事件中的职责分工,完善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应急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渠道,广泛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宣传活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同时,在保护区设置水源地保护宣传警示牌,提醒群众自觉规范生产生活行为,加强对水源地保护,共设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宣传牌15块,地理界碑9块,交通警示牌17块。 

  (三)强化信息公开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在建水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专栏”,从2018年4月起,及时公开问题清单和整治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长效机制 

  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县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认真落实联动机制,按照部门职责,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巡查制度,防止已整改问题死灰复燃,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2018年4月,印发了《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政办发〔2018〕62号),组织县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对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工业企业、码头、旅游餐饮、交通穿越、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进行专项排查。通过排查,发现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农业面源污染、水源保护区上游补水区内村庄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水源保护区界标标志设立不完全的问题,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我县及时制定了《建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方案》(建政办发〔2018〕67号)开展整治整改工作,立行立改了水源保护区上游补水区内村庄存在垃圾清运不及时、水源保护区界标标志设立不完全的问题。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到建水县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督查工作,反馈我县存在青云水库紧邻G323国道约有280米无防护设施、跃进水库周边约有13000亩基本农田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青云水库紧邻G323国道,约有280米无防护设施的问题,于7月6日完成防抛网的安装,7月10日完成了验收。跃进水库周边约有13000亩基本农田,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一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在甸尾乡跃进村开展4500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00亩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018年上半年向600余农户发放有机肥280吨,施用面积3000亩,向565农户发放清液肥49吨,施用面积3058亩,完成测土配方面积23100亩,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面积1090亩,切实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三是加强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跃进水库周边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池10个,标识牌10块,及时清理因农业种植产生的各类垃圾和废弃物。四是开展果蔬农残检测工作,未发现超标情况。2018年至今,经对果蔬样品计315个进行农残检测,检测样品均未超标。五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和环保意识。2018年,开展培训12期,发放资料1260份,培训人员达1417人。六是按季度开展饮用水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稳定。经红河州环境监测站2018年1月、4月、7月出具的水环境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跃进—青云水库水质达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做好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从组织领导、硬件投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宣传《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提高群众遵章守法的自觉性。 

  (二)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整合多方资金,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切实解决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村落垃圾处置能力不足问题。 

  (三)加强部门联动,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措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防水源地污染事件发生,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