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0678
  • 发布机构
    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2-27
  • 时效性
    有效

2024年建水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8日在建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钟红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能源供需紧张、投资增速放缓、投资消费信心不足等多重困难挑战,县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五个建水”[1]工作目标,努力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中展现新气象、干出好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1.35亿元,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实现“扭负为正”;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66亿元,连续3个季度获得州级“骏马奖”;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涨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581元、21409元,增长3.5%、7.2%。经济社会呈现质效并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中国式现代化建水篇章建设迈出了崭新步伐。

  (一)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招商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第一竞争力,全力抓调度、稳投资、强招商、优环境。争取中央、省、州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10.17亿元用以加快项目投资,谋划重点项目186个,17个重点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并开工入库;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65%、7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省外产业类招商引资项目入库共184个,到位资金增长5.85%。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深入推进,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费2.67亿元,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直接惠及到经营主体,企业投资的信心更强、发展活力更足,净增经营主体12455户、“个转企”657户。

  (二)产业发展跑出新动能

  我们坚持把大抓“三大经济”[2]作为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产业调结构、提质量、增动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稳中有进。整改耕地流出问题图斑1.74万亩,超额完成1000余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双提升。加速推进建水早熟葡萄、高端蓝莓、柑橘产业发展,中农仓·滇南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稳步实施,建水县葡萄产业数智展示中心、建水县蓝莓产业数智展示中心建成使用,建成冷链物流设施30座,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6个,南庄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两烟”税收再创新高、突破1.1亿元,荣获全省最具影响力烟区前三甲。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85.19亿元、增长4.6%,完成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92.05亿元、增长16.9%。

  工业经济持续回升。产业园区自来水供水工程扩建项目即将投运,一批多年批而未供的土地得到有效处置,各项基础设施和要素短板加快补齐,建成投产企业达44户,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涌顺铝业20万吨扁锭生产线改造提升、源鑫炭素2万吨/年绿色铝石墨化新材料竣工投产,绿色铝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德福环保4万吨炭渣和3万吨大修渣技改项目全面达产,建水锰矿3000吨/年高锰酸钾、20万吨/年锰系合金生产线2号炉恢复生产,云投石化3.8万方成品油库建成投产,长新再生报废汽车拆解、红明实业废旧塑料加工及塑料制品2个项目实现试生产,工业支撑“一极多维”的格局逐步构建。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家、本地资质建筑企业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70.79亿元,规上工业产值142.74亿元,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2.6%。

  文旅服贸强劲复苏。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暨景区建设等项目扎实推进,双龙桥稻田公园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连续上榜“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名单,建水紫陶里上榜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西庄镇团山村、临安镇碗窑村被评定为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426.62万人次、增长21.08%,实现旅游总收入178.39亿元、增长39.51%,接待越南等外国游客20万余人次,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逐步转变。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消费信心持续提振,限上批发业销售额、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限上餐饮业营业额预计同比增长23.58%、8.89%、41.78%、47.19%。电子商务进农村、跨境电商及保税新零售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建山见水”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发布,新增外贸企业15户,预计实现外贸交易额7500万元,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紫陶产业蓬勃发展。深化推进“政校企”合作,与云南财经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10余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实训基地,云南大学建水紫陶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基地项目投入使用,红河学院紫陶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建成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运营管理平台、建水紫陶数字赋能中心和建水紫陶电商选品中心。举办“紫气东来·陶醉上海”“五月花”云南·建水—第三届全国女陶艺家陶艺作品双年展等活动。建水紫陶亮相三星堆博物馆。建水紫陶数字非遗区块链综合运用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区块链+实体经济”典型案例。建水紫陶园区荣获“全省文化产业园区”称号。完成作品版权登记2506件、居全州第一。孵化紫陶电商商户270户,年度投放紫陶贷1.85亿元,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650户,预计实现产值70亿元,增长40%。

  (三)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

  我们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投入1.35亿元推进73个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通过“双绑”[3]利益联结机制绑定企业68家、合作社167家、脱贫户11237户,创建“建水金剪刀葡萄疏果工”“建水陶匠”两个省级劳务品牌,全县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25万人,新增发放小额信贷1625笔7958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6040元,增长15.16%。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4]经验,高标准建设45个示范村;全县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46%,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和处理率达100%;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98个;西庄镇新房村入选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宣传推介名单,绍伍村入选全省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创建名单。

  (四)城乡融合呈现新面貌

  我们坚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编制完成《建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25)》,高质量完成30个村规划编制,“一湖两城”协调联动机制高位建立。投资1.2亿元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95公里,建个元高速全线通车,岔盘三级路建设全线推进。完成教场路、育英路等23条道路提升改造,县城美丽大道、曲江大河两岸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新客运站投入使用。黑龙潭引水主线工程全线贯通试饮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污水处理厂工程完成扩建,县城供水设施项目稳步推进。新增城区雨污管网8公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增长5.7%,止住了持续下滑态势;54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5824户棚户区群众喜迁新居。拆除古城核心区违建9085平方米,启动供销记忆项目建设,玉皇阁正式开放,古城庭院绿化美化与活化利用被列为“省级绿美城市建设试点”。东林社区、北山社区纳入省级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单位。新建城市口袋公园17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达41.21%、40.01%,城市居住品质大幅提升。

  (五)生态文明绘就新画卷

  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一体化治理,让绿色始终成为建水的最靓丽底色。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达98%以上,团山桥、燕子洞、跃进水库三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完成历史遗留矿山28座生态修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平方公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长江经济带反馈问题均按时序进度推进。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和绿美河湖三年行动,青云水库、红旗水库创建为州级绿美水库,跃进水库、龙岔河等7个河库创建为州级美丽河湖。林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启动实施3.63万亩的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义务植树117万株。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1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9个、国家级森林乡村4个、省级森林乡村98个。白团公路被评为“省级绿美标杆示范路”。

  (六)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可感可知的实事。发放创业贷款508户、9499万元,带动就业1841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81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56万人。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青云小学(一期)建成招生,38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新建和改扩建;中高考成绩持续位列全州13县市第一,临安高级中学首次高考实现“开门红”。建水四中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1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53.69%。举办第一届“朝阳杯”“乡村振兴杯”篮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热潮大幅提升。“寻访千年古城地标”建水定向赛、建水县哈尼族铓鼓舞入选2023年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文化优秀项目。建水籍运动健儿朱慧在亚残运会荣获2银3铜好成绩。完成紧密型医共体总院和分院挂牌,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扩建等5个项目完工投用,州优抚医院、州中医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有序推进。县人民医院被授予“国家千县工程”“云南百县工程”建设单位,连续4年获综合医院竞争力县级医院300强。14家乡镇卫生院均达国家基本标准,在全州率先实现中医馆、心脑血管救治站全覆盖。发放优抚资金5345万元、救助资金46万人次9742万元。建成省州示范托育机构4家,14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建成投用。投资1.04亿元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陈官中心卫生院老年康复护理院获评为云南省“金牌养老机构”。彭自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李红芬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邓孝维荣膺第十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全力推进朱德文化、升庵文化、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黄源昌故居修缮加快推进,完成馆藏古籍《文庙丁祭谱》修复及《临安府志》《文庙丁祭谱》古籍套书仿真制作。《遇见建水》《上善建水》出版发行,举办孔子文化节、国际柴烧节等活动,普雄乡被列为全国“四季村晚”首批示范展演点并承办夏季村晚,青花瓷器烧制技艺、彝族鼓舞、甜醋制作技艺3个项目上榜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崇文同创紫陶烧制技艺非遗工坊、贝山陶庄紫陶烧制技艺非遗工坊上榜“云南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

  (七)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

  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性政府债务及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减轻了政府“包袱”,为企业注入了“源头活水”。扎实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与叫应机制[5],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守住了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打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保持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与山东曲阜签订《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联盟协议》,临安镇、西庄镇团山村创建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坡头乡阿西冲村等7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第二批红河州“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示范单位。

  (八)自身建设彰显新作为

  我们坚持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领政府自身建设,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县政府领导班子制定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调研课题8个,通过深入一线调研,解决了一批产业、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堵点难点问题。建成民生项目31个,办成民生实事6件,办好了一批群众可感可知的实事。我们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6],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登上州级“红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201件、县政协提案177件,协商率、满意率均达100%。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公示政务信息7031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政务“一张网办理”服务体系,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实现交易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服务。十件惠民实事取得实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人民防空、档案、保密、地方志、地震、气象、爱国卫生、禁毒防艾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向驻建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指战员、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和所有驻建企事业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建水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一产大而不强,二产支撑不足,三产质效不高,重大项目支撑乏力,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加之市场冲击、负荷管理等因素影响,不少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三是民生建设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等方面尚有短板,统筹发展与安全任重道远;四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持续用力,部分干部抓落实、促发展、防风险的能力和作风有待提升,担当、斗争、实干和专业精神还需磨砺。我们一定直面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不畏难,努力让全县人民看到新变化、见到新成效。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始终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开创新时代建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3815”[7]战略发展目标、州委“337”[8]工作思路,县委“多维融入、两城协同、三产融合、城乡共兴”工作思路和“五个建水”发展目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抓好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为如期实现“十四五”既定目标阔步前行。

  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工业总产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农业总产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2024年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稳经济强支撑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抓经济、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做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全年投资保持合理增长趋势、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60%的目标,在抓实235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抓紧谋划24个以上重点项目,全力争取中央、省、州预算内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资金支持。加快84个续建项目落地见效,151个新开工项目尽快启动;推动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工作不松劲、项目不断档、投资不停步,争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180亿元以上。

  做强经营主体。推进经营主体倍增,持续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内培外引”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培育扶持民营企业,力争年内全县经营主体达63000户,净增6314户。提升地理标志运用及品牌建设,充分挖掘“个转企、小升规”潜力,催生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确保每类产业和每条产业链都有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引领带动,年内争取完成“个转企”200户,新增“四上”企业50户,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118户,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培植一批优质税源。

  做好招商引资。抓实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紫陶文旅等8条重点产业链招商,力争新能源汽车拆解及废旧锂电池资源循环利用、紫陶无釉磨光和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水上乐园等15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做好紫燕水泥综合能源、进出口外贸商品生产加工、艾莓种植园等11个已签约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通用地、审批、环评、融资等环节,推进招引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深化拓展“以商招商”等合作新机制,推动现有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聚链成群”,力争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以上,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以招商引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优营商环境。抓好中央、省、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落实,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落实好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系列政策,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深化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全程网办率达99%以上,企业开办时间保持在1个工作日内。认真做好政府承诺事项兑现,深化县级领导挂钩民营企业和政企“面对面”活动,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底气,确保营商环境进入全州前列、全省一流水平。

  (二)聚力补短板增动能

  实施产业强县三年行动,统筹推进“三大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添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快转型强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抓资源经济。抓好资源高效利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持续抓好耕地流出问题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纵深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8万亩以上、产量达23万吨以上。建成百万羽综合智能自动化蛋鸡养殖园区、中农仓·滇南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一期)、标果·中国早熟葡萄名镇采后处理标准化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聚焦“种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5个环节,建立云南省首家标准化红薯脱毒种苗选育基地,建设生猪、家禽集中屠宰加工项目,推进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向纵深发展。稳步扩大特色水果产业规模,推进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南菜北运、西菜东调基地,打造高端特色优质烟叶示范县和优质畜禽供给高地,巩固拓展好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成果。

  二要深挖工业增长极。坚持大抓工业强支撑,加快矿产资源整合,实现官厅矿山复工复产,推动10万吨电解锌、15万吨电解铅及钛铁矿提取钒、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正业环保锗精矿新生产线建成投产、建水锰矿20万吨铁合金全面复产。依托锰、铅锌、钛、铟等金属储量优势,构建“采选冶”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有序推进福运煤矿产能提升、红河紫燕水泥有限公司节能技改、石塔建材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技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高质量抓好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全力做好重点工业企业升规纳规培育工作,力争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

  三要打好文旅特色牌。深化“建水—曲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联盟”和“升庵文化城市联盟”纽带,主动融入“邹鲁文化联盟”朋友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围绕“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建设,加快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暨景区建设等项目建设,落地开工“建水米轨时光”项目,推动文娱旅游高质量发展。拓展“文农旅”“陶文旅”和国际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支持紫陶街、紫陶里等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旅游综合消费提升,积极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申报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落地建水召开。力争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0%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

  四要焕发紫陶新活力。举办好第七届“中国四大名陶展”。加大政校企三方联合的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推进红河学院紫陶产业学院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春季学期招生办学。鼓励实施“校企双制”“大师工作室”等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建水紫陶产业技术人才。持续深化与“八大美院”[9]和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深入开展紫陶文化传承与创新、工艺技术研发、先进陶瓷研究,推动建水紫陶数字化制造3D打印技术、紫陶填色泥料研究项目年底转化落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链条。创新陶茶、陶咖、陶电等“紫陶+”跨链合作方式,拓宽紫陶产品应用场景。力争紫陶产业总产值突破85亿元。

  大抓园区经济。纵深推进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增强园区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支撑力、竞争力、辐射力。增强产业园区工业实力。聚焦做大增量、优化质量、延伸产业链目标,健全完善亩均投入强度、单位能耗、亩均产值等市场准入机制,加快园区供水、供气、供电和污水处理、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涌鑫、涌顺等支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业态创新,加快涌鑫脱硫塔改造、源鑫炭素回转窑改造、6万吨铝电解废阴极综合利用等配套产业项目建设,着力破解铝产业综合能耗高和产业集群弱“两道难题”,力争铝产业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有序推进15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及铅再生、10万吨再生铝等环保项目,加快固废填埋场项目谋划建设,做活“再生铝”和“城市矿山”文章。加大对工业企业培育,力争年内园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50亿元以上。凸显紫陶园区产业特色。高质量做好“省级特色园区”规划编制,深化文化、消费、工艺、数字、陶旅、人才、科技“七大赋能”,积极开展多孔陶瓷、陶瓷纤维等陶瓷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技术转化,促进产业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紫陶数字化创新产业园建设,力争全年紫陶电商销售额2亿元以上。加快推进美爵酒店、五龙书院等项目建设,打造“产城人”一体化的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力培植园区新质生产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和现代服贸等新兴、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推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成5G基站80个,加快数字中心、城市大脑等项目建设,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招引落地数据标注、数据呼叫等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服务产业,不断完善园区智力、劳务、资本等要素市场,加快构建园区产业生态圈。

  大抓口岸经济。抢抓中越关于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依托建水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抢抓东西部产业转移机遇,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工贸、紫陶文旅、跨境电商等领域务实合作和文化交往,“内培外引”一批现代服贸企业和外向型工贸企业,加快推进现代服贸产业园建设,把建水打造成跨境物流、电商集散中心。力争全年新增外贸企业15户,实现进出口额增长18%以上。

  (三)着力固基础兴城乡

  始终坚持重点突破、全域振兴、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基础、靓城市、富乡村,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鸡石、通建高速公路扩容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岔盘三级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建水至元江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国道G245建水段改造提升项目资金支持,年内实现南部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双帽山、牛路头、苏租3座中型水库,样榜冲、麻栗树、云降寨、牛滚塘4座小(一)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香木桥河河道治理及曲江(利民乡段)治理工程3件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力争完成40公里绿美公路建设及10件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重点推进110千伏丰泰变、35千伏甸尾变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年内实现行政村所在地5G网络全覆盖。

  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启动实施南城门、指林寺、武庙、龙井片区改造和朝阳北路临街立面改造,完成古城智慧消防、“供销记忆”、张明收藏馆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泸江河、沙拉河综合治理,加快美丽大道、临高大道等项目建设。推动老城片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落地实施,更新改造市政燃气管道5公里、低压庭院管道20公里。同步配套防洪排涝等设施建设,完成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7个“口袋公园”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331”监测帮扶工作模式[10],抓好2024年度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业企业189家,构建完善联农带农帮扶机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动态清零,着力巩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成果,扎实推进“五个振兴”[11]。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卫生公厕21座,推动全县村庄规划成果入库率达100%,农村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达100%。创建2个国家卫生乡镇,建成1条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打造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乡村振兴整治提升村,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四)合力护生态优环境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守住建水的绿水青山。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国家移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加快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争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42%。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8座。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全面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启动实施7000亩滇东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和3.6万亩退化林修复项目,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8%。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省控断面水质监测预警,确保水质达到Ⅲ类以上。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加快实施鸡头山历史遗留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风险管控等项目,不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推动全县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到100%。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继续推行林下经济。加快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建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深入落实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红田、王家庄、红枣塘光伏发电站前期工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绿美校园1所,建成美丽庭院7000户,力争创成国家级森林城市和园林县城。

  (五)倾力惠民生暖民心

  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就业优先。动态摸排全县人力资源情况,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创业贷款等扶持就业创业机制,创新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就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万人。加快推进南庄羊街片区劳动力交易市场等5个“零工市场”建设,开通4条务工专线,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通勤、休息、就业咨询、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服务。

  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东林小学、临安新区中小学、青云片区幼儿园、青云小学(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海棠城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教育资源分布,拓展集团化办学成效,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延伸,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期盼。

  坚持守护人民健康。实施健康县城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县人民医院进入州内高水平医院前3名,完成临床服务“五大中心”[12]建设,完成3家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加快妇女儿童医院、医养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引进医疗人才50名,培育各级各类名医10名。巩固提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儿童福利等综合性保障措施,做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老人工作。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加快发展定制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房地产产品,满足首套刚需、改善性住房和“候鸟式旅居”、医康养等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着力推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全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

  (六)齐力守底线保安全

  始终坚持防字为先、积极稳妥、综合施策,进一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全力筑牢风险防范屏障。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之基。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化“枫桥经验”[13]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扛牢安全发展之责。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14],持续开展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燃气、消防、食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建成县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13个乡镇政府专职消防调度平台。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和叫应机制,完善县乡村组及横向无缝对接的灾害信息预警及处置体系。

  强化风险防范之策。打好防风化债主动仗,加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严控新增政府债务规模,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性政府债务,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稳妥有序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推进烂尾楼清理整治,多举措推动商品房“去库存”,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坚决压缩一切非必要性开支,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七)大力转作风提效能

  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自觉践行“三个务必”[15]要求,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定不移深化党的建设。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当好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县委工作要求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

  坚定不移深化法治建设。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统计和财会监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服务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

  坚定不移深化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知的实事。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建水实践,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问题,着力整治政府系统“微腐败”问题,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

  高质量做好“五经普”工作,摸清摸准经济家底。进一步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推动人民防空、档案、保密、地方志、地震、气象、禁毒防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着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毅笃行、长风万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记人民之托,勇扛发展之责,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水篇章中展现新作为!

  注释:

  1.五个建水:实力建水、魅力建水、富美建水、幸福建水、奋进建水。

  2.“三大经济”: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

  3.“双绑”: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

  4.千万工程:指的是浙江省推行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5.防汛“1262”预警与叫应机制:即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大于50毫米)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提前2小时预报强降水(大于50毫米)落区精细到乡镇的气象服务产品,并根据与防办部门提前商定的渠道及时发送。

  6.十种鲜明导向:一是对党忠诚老实,二是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三是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四是当好“施工队长”,五是扑下身子抓落实,六是经常下基层,七是坚持眼睛向外,八是敢啃硬骨头,九是敢为天下先,十是要干事更要干净。

  7.“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2023—2025年)上台阶,到“十四五”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八年(2023—2030年)大发展,到“十五五”末与全国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十五年(2021—2035年)大跨越,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337”工作思路:即锚定三年新突破、八年再翻番、十五年大跨越“三个阶段”奋斗目标,建成绿色低碳发展、沿边开发开放、民族团结进步“三个示范区”,建设实力、创新、活力、幸福、绿美、和谐、平安“7个红河”。

  9.“八大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10.“331”监测帮扶工作模式:“3”即农户申报、村级监测员监测、县级部门筛查的三级预警;“3”即村、乡、县三级分类核查;“1”即行业部门逐户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措施并指导乡镇抓好落实,全程监管一抓到底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

  11.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2.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即肿瘤防治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微创介入中心、麻醉疼痛诊疗中心、重症监护中心。

  13.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14.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即重点排查大攻坚、整改销号大攻坚、精准执法大攻坚、联合督导大攻坚、惩戒曝光大攻坚、全域宣传大攻坚。

  15.“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024年十件惠民实事

  一、推进建水县零工市场项目建设,建成安全、有序、便捷的劳务市场,年内举办六场招聘会;加强“建水数字就业”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应用,搭建“数字零工市场”平台;积极推动促进数字就业新模式,扶持相关企业发展;支持鼓励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积极申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补助贴息资金600万元,保障群众就业创业。

  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水农村商业银行、农行建水支行、邮储银行建水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二、大力推进学前教育补短板,推动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责任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三、补齐卫生健康短板,建成投用建水医康养中心、北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群众就医、康养更便捷。

  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人民医院、南庄镇卫生院、陈官中心卫生院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四、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实施建水县临安镇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定期足额发放特殊困难儿童、高龄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补助金,推动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临安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五、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步配套燃气、供水、排水应急工程建设,推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六、实施绵羊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南庄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七、实施投资3500万元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开展临安镇、南庄镇、岔科镇等乡镇中低压电网建设。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建水供电局,临安镇人民政府、南庄镇人民政府、岔科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八、开展乡村公共交通“补短板”行动。一是2024年每个乡镇至少完成5个自然村的村内道路硬化。二是继续推进30户以上的通村道路建设和道路修缮及生命线防护工程。三是新开通2条乡镇公交线路,便捷群众出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推动城乡公交客运服务均等化。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九、在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面甸镇、岔科镇、利民乡、甸尾乡7个乡镇推广开通“警邮合作”邮政代办交管业务便民服务点,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车管所”。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建水邮政公司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十、开展100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暨戏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建成投用建水典籍博物馆。

  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

  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纪委县监委,县人武部,县法院,县检察院,驻建省州属单位。

  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2月1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