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策解读
  • 索引号
    jsxzfbgs/2024-00006
  • 发布机构
    建水县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2-13
  • 时效性
    有效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建水县立足新起点、推动新跨越,精心描绘建水发展新蓝图的关键期。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建水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编制《建水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切实做好《规划》落实工作,现就《规划》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及意义

“十三五”时期,建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红河州委州人民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思想理念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为指导,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能力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建水县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解决我县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扎实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水分局组织编制了《规划》。

《规划》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重点建设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及保障措施。《规划》是“十四五”期间建水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引导作用的重要载体,对保证建水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之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解决影响民生福祉的环境问题为导向,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防范环境风险、完善制度建设和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抓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夯实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快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全面建设天蓝地净水清田洁的优美生态环境。

《规划》提出了建水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大类19项指标。

三、《规划》基本原则

《规划》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政府主导,共治共享,求是务实,落地可行”五项原则。

四、《规划》主要目标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十四五”规划目标设置,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环境监管机制和行政执法体制等生态环保制度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为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经济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绿色产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不断完善,生态空间得到严格管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基本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较大进展。

五、《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充分评估与总结“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建水县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重点建设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及保障措施。《规划》结合建水县实际,提出建水县“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五方面主要任务,明确支撑目标任务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一是坚持源头防控,建设绿色发展格局。二是深入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三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四是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五是健全管控手段,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