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红河州委:
2023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建水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效,为“五个建水”工作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坚持示范带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理论作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县政府党组会议集中学习重点内容,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党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3次。完成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全面依法治国》等专题授课50场,参训学员7300余人次。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职工会学习共300余次。
(二)注重统筹部署,健全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全面部署政府职能转变、严格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召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暨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工作推进会议,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
(三)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向州委、州政府规范报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以“书面述法+现场述法”形式开展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推进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工作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两规划两方案”中期评估和“一行动”实地督导。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政府职能更加优化。一是深化简政放权。完成乡镇行政职权基本目录、赋予乡镇部分县级行政职权事项目录“两个目录”清单共172项事项的审定公布,并指导培训乡镇做好承接,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全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和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13581人采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事项。二是推进放管结合。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企业开办时限压减至1个工作日,营业执照办理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小时。三是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事项1159项,受理办件60.29万件,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9.3%,承诺时限压缩率82.68%。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
(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县人大开展执法检查7次,启动《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条例》修订工作,全年开展调研8次,基层立法联系点对11份法规(草案)提出80余条修改意见建议。
(三)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全面提升。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制度重要作用,律师担任法律顾问94家,全年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2家。县政府法律顾问参与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等重大问题研究1次,为重大决策、重要协议、重要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13次,参与办理行政复议、诉讼、赔偿、调解、仲裁等法律事务4次。
(四)行政执法效能有效增强。一是优化执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8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印发除市场监管领域外的7支综合执法队伍“三定”规定,7支执法队伍编制核增17名。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常态化评查机制,组织对重点领域36件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共计700余人参训。全面推行执法信息公开,在各类平台公示执法信息513条。坚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县20家行政执法部门设立法制机构。三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梳理、排查、整改问题线索43条。
(五)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质增效。一是扎实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建14个县级普法工作队共计56人,紧扣“三下降一扭转”“双下降”目标,完成六轮下沉一线工作,开展专项普法1318场,发放宣传资料60余万份。二是选树高素质 “基层普法带头人”。组建规模4548名的“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三支队伍”,开展普法活动300余场次。举办2023年度全县普法骨干培训班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普法志愿者”培训示范班,参训800余人。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各调解组织调解纠纷3633件,调解成功3590件,调解成功率98.81%。制发《建水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方案》,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221次,接待群众226批474人次,接待信访件226件,化解119件。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带案下访261次,下访群众270批654人次,带案下访270件次,化解142件。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优质便捷。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2979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1301件。
(六)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一是多重监督并行高效。县政府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1件、政协委员提案177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视察2次、专题询问1次、部门工作评议4家、述职评议2人、专题调研45次。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22批200余人次开展民主监督,主动参与巩卫创文、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察83次。县检察院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24件,发出行政检察建议31件,回复率100%。“12345”热线平台受理咨询投诉事项4569件,办结率为95%。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约6000条,18件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到位,答复率100%。二是行政复议便民为民。成立建水县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办结行政复议案件25件。三是坚决维护司法权威。县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15件,开庭10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10件,应诉率100%。
(七)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多方推进。一是加强数字政务建设。启动1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内部流转”,今年以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件5.68万件,办结率100%。全面推开“一窗通”服务平台,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等6个环节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持续优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审批自助服务,“零跑腿”“不见面”“全天候”“自动批”让群众“一次不用跑”就完成工商登记。二是搭建新媒体普法平台。借力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建水警方”“建水交警”“墨香古城 法官释法”等官方宣传品牌。举办建水县2023年“普法强基 全民守法”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大赛,产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西庄普法我来说》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合建水特色的普法短视频。
三、存在问题
肯定成绩的同时,建水县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法治政府建设不均衡。个别乡镇和部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力度还不够。二是基层法治力量较为薄弱。乡镇、部门法治队伍人才短缺,法治力量不匹配工作实际需要。三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有待提升。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干部法治观念树的不牢,没有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具体工作贯通起来抓落实;专业化法治人才引进、保留难;个别乡镇和部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好领学带学促学作用。二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延展各类媒体平台和法治文化阵地功能,全方位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
(二)立足发展大局,持续加强法治服务供给力度。一是着力运用法治手段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减”审批、“加”服务、“除”壁垒上出实招。二是着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司法服务质效上用实劲。三是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制定《建水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上见实效。
(三)推动全面提升,持续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标杆。一是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重要内容。二是以更硬举措稳步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对标对表省级示范创建指标要求,继续组织参加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三是以更高水平高质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标杆,坚持扩大视野、争先创优,选树一批有影响力的法治政府建设品牌。
中共建水县委
建水县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3日